现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然而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性格上往往有类似之处。首先什么是性格?我给性格下了一个简单明了的定义,即个体习惯性的心理反应,心理反应又叫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一样都属于生命活动。人的心理活动具体包含行为、情绪和意识,所以性格的具体含义可以表述为:一个人表现出的习惯性行为反应,习惯性的情绪反应和习惯性的思维想法。举例来说,比如一个人我们说他的性格胆小怕事,说的是这个人一遇到事就表现出恐惧害怕,这个说的是他的情绪反应;说一个人性格多疑,是指这个人的思维想法;说一个人性格鲁莽,是指这个人的行为方式。包括很多人说的一些人格类型或者人格障碍,本质上都是在指一个人习惯性的心理活动,在应对和处理各种事情的时候,往往都是同样的行为、情绪和思维想法。
那什么是心理问题,其实就是人的心理烦恼痛苦,包括那些所谓的心理疾病,本质上也是烦恼,只不过烦恼痛苦的程度更重,不是西医扯的那些什么神经递质,固然那些东西是异常的,但也是个体先有了心理痛苦之后才异常的,不是先异常后痛苦的。那人为何会有痛苦?就是因为“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何为“需要”?即个体生命存续必须要满足的条件和要素,包括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例如人需要吃、喝、拉、撒、睡,这是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则包括安全感、接纳认可和爱的需要等,只有满足了这些需要,生命才能正常存续,所有的生命终其一生都是在满足自身需要,人当然也不例外,人每天去上班,去做各种事情无不是在满足自身的需要,每天的喜、怒、哀、乐,都是围绕自身需要而产生的,需要满足了就开心高兴幸福,需要得不到满足就愤怒、焦虑、悲伤。
那么,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前面说过性格是个体习惯性的心理反应,那么这个习惯是怎么养成的?有的人认为性格是天生的,其实不然,《三字经》中有一句话叫“性相近,习相远”,这个“性”是先天本性,即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心理水平,这个“习”就是学习、练习,性格的“格”就是经过“练习”之后所形成的相对固化的格式、模式。所以“性格”是个体的先天本性在后天环境中所习得形成的,相对固化的心理反应习惯、心理模式。所以,个体性格的养成,重要的就是成长环境,而不是先天本能,因为人的先天本能差异不会很大,成长环境决定着个体生存、成长所必须满足的需要能否得到很好的满足,如果个体成长所需的心理需要:安全感、接纳认可、爱等能得到很好的满足,那么其安全感就能得以建立,能够有自信,内心有爱,那么个体的性格就是成熟理性的,反之个体就会形成非理性的性格。例如,一个人从小没有得到安全感,那么形成的性格就是胆小、敏感、多疑,脆弱,那么在遇到生活中的一些负面事件时候,往往就是担心、害怕、焦虑,难以适应新环境,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容易因为一些事情引起心理问题,诸如所谓的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抑郁症等。
如果一个人从小没有得到养育者无条件的接纳认可,更多的都是经常被否定指责,被拿来与别人作比较,被过高期望等,那么个体就会形成自卑的性格,会特别在意外界的评价看法,好面子、自尊心强,害怕失败,遇到困难挫折会逃避退缩,或者会争强好胜、追求完美,那么同样会遇到一些挫折、失败,甚至是别人的一些负面评价而引发心理问题,诸如所谓的社交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双相等。如果一个人的童年没有得到爱,经常是被忽略甚至嫌弃的,家庭氛围冷漠,或者留守家庭、离异家庭等,那么个体长大之后内心也是缺爱的,容易情感依赖性强,情执重,或者情感淡漠,往往会在情感婚姻中出问题,例如会因为失恋而陷入痛苦,引发所谓的抑郁症,不会经营婚姻,也不会爱自己的孩子,或者是溺爱,或者也会对孩子冷漠。所以,真正解决心理问题,最终实际上也是改变性格,性格完全是可以改变的,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的改变当然还是要重新满足自身的心理需要,要重新建立安全感,学会自我接纳认可,学会爱自己,从而形成理性的性格,只有这样,心理问题才能从根本解决,这便是心理转化疗法的立足之处。
文/来自网络
排版/谢伟
一审/姚小燕
二审/张仲
三审/倪秀坤
监制/贵阳学院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