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什么是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是指智力没有缺陷,但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并具有稳定和适应不良的性质。
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甚至终生,其表现具有跨时间和情景的一致性。患者虽然没有智能障碍,但因为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
人格(或人格障碍)形成的因素:
生物学基础:个体与生俱来的特质影响其与周围环境的互动;
重要他人(父母养育方式、亲子关系):个体最重要的外部环境,与个体密切互动,直接影响个体行为反应;
创伤事件:超过个体应对能力的重要负性事件,严重影响个体的自我认知;
内部心理过程:以认知为中介,个体对外部环境的解读,影响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
PART 2 人格障碍的3种类型
认知行为疗法分类(本篇以此分类展开,精神分析疗法分类在文末)
人格障碍的核心是人际关系问题的模式,认知行为疗法将人际关系模式的特点将人格障碍区分为关系寻求、关系冲突和关系疏离三类类型:
PART 3 10类常见的人格障碍
下列每种人格障碍的行为表现可能会导致个体在社交、工作和家庭生活中遇到困难,影响他们的整体生活质量。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描述仅为一般性概述,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确诊和治疗应当由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
我们每个人不会以相同的方式与人相处和做事,人和人之间也存在着为人处事上的差异。这种为人处事方式的差异由个体的「核心信念」和「补偿策略」所决定。
关系寻求-人格障碍类型
1.表演型人格障碍(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HPD)
关于自我核心信念:我是无能的或不可爱的
关于他人核心信念:他们是全能的
补偿策略:使用努力策略,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吸引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并感兴趣,寻求得到他人的恭维和肯定。
表现特征:
1.如果他/她不是众人注意的中心,就会感到不舒服。
2.与人交往时常出现不适当的性挑逗或挑衅行为。
3.情感易变而肤浅。
4.习惯用外表吸引别人的注意。
5.言语风格引人注目,但缺少细节。
6.舞台化、戏剧化、以及过于夸张的情绪表达。
7.易受暗示(即容易受他人或环境的影响)。
8.自认为拥有比其实际人际关系更亲密的关系。
2.强迫型人格障碍(OCPD,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关于自我核心信念:我是无能的
关于他人核心信念:他们是无能的
补偿策略:使用努力策略,让自己变得有能力,应对他人的无能:往往追求高标准和细节、秩序和伦理规则,过度囤积以应对灾变
表现特征:
1.专注于细节、规则、条理、秩序、组织或日程安排,以致失去主要的行为目标。
2.阻碍完成任务的完美主义(例因为标准过于严格,而导致任务无法完成)。
3.对工作过分投入,导致闲暇活动和交友减少(非因明显的经济原因所致)。
4.在道德、伦理或价值观上过度谨慎、认真、不灵活(非因文化或宗教原因所致)。
5.即使已经没有情感价值,也不能丢弃那些破旧、无用的东西。
6.不愿将任务安排给他人,也不愿意与他人一起工作,除非其他人能够严格遵从他/她做事情的方式。
7.对自己和他人的消费都非常吝啬,钱被认为需要存起来应付将来可能的灾难。
8.显得古板、僵硬。
3.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NPD)
关于自我核心信念:我是无能的或不可爱的
关于他人核心信念:他们是全能的和坏的
补偿策略:使用自恋策略,幻想自己是全能的、可爱的;通过肯定自己,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指责他人的过失以彰显自己的能力
表现特征:
1.不切实际的自大感(例如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能;没有相应的条件,却希望被当作“特殊”人物)。
2.对无限的成功、权利、才华、美丽、理想爱情的非分幻想。
3.认为自己是“特殊”和独特的,并且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机构)所理解或与之交往。
4.要求过度的赞美。
5.特权感(例如不合理地期待特殊的优待,或他人自动顺从他的愿望)。
6.人际剥削(例如利用他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7.缺乏共情:不愿意了解或认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8.经常嫉妒他人,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
9.傲慢、自大的行为或态度。
4.依赖型人格障碍(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DPD)
关于自我核心信念:我是无能的或不可爱的
关于他人核心信念:他们是全能的
补偿策略:使用顺从策略,服从于他人的能力,解决自己的无能;依靠他人建议保证和承担责任,顺从他人以维持关系。
表现特征:
1.如果没有他人大量的建议和反复的保证,难于做出日常决定。
2.需要让他人为其生活中的大事做决定。
3.因为害怕失去支持或赞同,难以表达与他人不同的意见(注:不包括有现实依据的恐惧)。
4.难以独自制订计划或采取行动(因为对自己的判断或能力缺乏自信,而不是因为缺乏动机或精力)。
5.过度需要他人的照顾与支持,甚至因此主动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6.独处时感到不舒服或无助,因为过分担心自己不能照顾好自己。
7.当一段亲密关系结束时,会急切寻求建立另一段关系,作为关心和支持的来源。
8.不现实地沉浸于害怕被人抛弃,以致不得不自己照顾自己的恐惧中。
关系冲突-人格障碍类型
5.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PPD)
关于自我核心信念:我是无能的
关于他人核心信念:他们是坏的
补偿策略:使用警惕策略,担心无法保护自己,保持警惕可预防伤害;警惕他人对自己可能的伤害,怀疑他人。
表现特征:
1.无端地怀疑他人正试图利用、伤害或欺骗自己;
2.对朋友或同伴的忠诚或可靠性的无理由怀疑的先占观念;
3.很难依赖他人,因为无理由地害怕这些信息会被他人用于恶意伤害自己;
4.将他人善意的表达或事情中理解为潜在恶意或威胁;
5.容易记仇(例如对伤害、侮辱或轻视);
6.感到被攻击,对自己的性格或名誉的攻击,而别人并没有这样的行为,并因此而很快变得生气,并进行反抗;
7.极易猜疑,毫无根据地怀疑配偶或性伴侣的忠诚。
6.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
关于自我核心信念:我是无能的和不可爱的
关于他人核心信念:他们全能的和坏的
补偿策略:使用警惕策略,担心无法保护自己,保持警惕可预防伤害;警惕他人对自己可能的伤害,怀疑他人
表现特征:
1.疯狂地努力避免真实或想象中的被抛弃(注意:不包括5中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2.不稳定、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其特点是在过度理想化与过度贬低之间摇摆。
3.认同障碍:患者存在明显而持久的、不稳定的自我意象或自我感。
4.至少在两个存在潜在自我伤害的领域内存在冲动行为(例如花销、性、物质滥用、疯狂驾驶、暴食。⚠️注意:不包括标准5中的自杀和自残行为)。
5.反复出现自杀行为、姿态、威胁,或自残行为。
6.因明显的心境反应而导致的情绪不稳定(如强烈的间隙性烦躁、易怒或者常持续数小时或不超过几天的偶尔出现的焦虑)。
7.长期的空虚感。
8.不恰当、强烈的愤怒或难于控制愤怒(如经常生气、愤怒、斗殴)。
9.短暂的、与应激相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解离症状。
7.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关于自我核心信念:我是坏的
关于他人核心信念:他们是坏的
补偿策略:使用努力策略,以坏对坏,对他人表现力量,逃避社会规范和社会责任。
表现特征:
1.不遵守法律及社会规范,例如反复出现足以导致其被捕的行为。
2.欺诈,例如反复说谎,使用假名,或者为个人利益或者仅仅为了高兴而操纵他人。
3.冲动或难于制订计划。
4.易怒和攻击性,例如经常打架、斗殴。
5.极度漠视自己或他人的安全。
6.一贯不负责任,例如不能长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或反复违反财务制度。
7.缺乏愧疚感,例如漠视对他人的伤害、虐待或者偷盗行为或者为这些行为狡辩。
关系疏离-人格障碍类型
8.回避型人格障碍(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关于自我核心信念:我是无能的和不可爱的
关于他人核心信念:他们是全能的和坏的
补偿策略:使用回避策略和警惕策略,避免表现自己的无能,避免受到他人的否定,担心他人的负面评价。
表现特征:
1.因为害怕被批评、遭到反对或被拒绝,所以回避那些有可能被卷入重要的人际联系中的职业活动。
2.除非确定被欢迎,否则不愿意与人交往。
3.因为担心被羞辱或被嘲笑,尽量避免与人发展亲密关系。
4.在社交场合有被批评或排斥的先占观念。
5.因为感觉不完美,而在新的人际场景中表现拘谨。
6.认为自己社交无能、没有魅力,或地位比他人低下。
7.不愿意承担个人风险或参与任何新的活动,因为这会证明自己的笨拙。
9.分裂样人格障碍(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SPD)
关于自我核心信念:我是不可爱的
关于他人核心信念:他们是和坏的
补偿策略:使用回避策略,回避与他人建立紧密关系。
表现特征:
1.对亲密关系(包括家庭成员)既无兴趣,亦无快乐感;
2.几乎总是偏爱单独行动;
3.即使对性关系亦缺乏兴趣;
4.仅对极少数活动有兴趣;
5.除一级亲属外,缺乏亲近的朋友或知己;
6.对他人的批评或表扬均无动于衷;
7.情绪冷淡、超然或情感平淡;
10.分裂型人格障碍(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
关于自我核心信念:我是无能的
关于他人核心信念:他们是坏的
补偿策略:使用回避策略,保持安全距离并保持警惕免受伤害;发展特殊兴趣让自己变得有能力。
表现特征:
1.牵连观念(不包括关系妄想)。
2.影响行为并与亚文化标准不相容的古怪信念或奇幻思维(例如迷信体验、对千里眼、心灵感应,或第6感的信仰;在儿童与青少年中,表现为奇异的幻想或入神)。
3.不同寻常的知觉经验,包括躯体错觉等。
4.古怪的想法或言语(如模糊的、赘述的、刻板的)。
5.猜疑与偏执观念。
6.不适当或非常有限的情感。
7.行为或神态古怪、反常或独特。
8.除一级亲属外,没有好友或知己。
9.过度的社交焦虑,其程度即使面对熟人时也这样,并倾向于将这种表现与偏执性的恐惧,而不是对自己的负面评价相联系。
PART 4/ 相关补充
1.精神分析治疗为人格障碍类型分类
DSM-5(DMS-5是美国精神障碍诊疗和统计手册的第5版)把人格障碍按照症状表现分为三类:
A类人格障碍表现为古怪或怪异的模式,包括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
B类人格障碍表现为戏剧化、情绪化或不稳定的模式,包括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
C类人格障碍表现为焦虑或恐惧的模式,包括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
2.人格类型和人格障碍类型的划分
有些行为表现单独或偶尔出现不能诊断为人格障碍,而是需要一系列特征在个体身上持续存在,并且对个人的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产生显著影响。(切忌随意给别人贴上XX人格障碍的标签)
人格类型和人格障碍类型主要以个体的为人处事方式和造成的后果来区分。
人格类型:
个体的为人处事方式并没有给自己或他人造成痛苦,没有明显影响个体的社会功能。
人格障碍:
为人处事方式带来了人格适应性问题,给自己或他人造成了痛苦并显著影响了社会功能。
文/来自网络
排版/谢伟
一审/姚小燕
二审/张仲
三审/倪秀坤
监制/贵阳学院心理咨询中心
备注:(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