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科

自恋人格障碍(NPD)|个体自我实现的最大障碍就是自恋

发布者:  时间:  浏览:2024-09-04 10:03:01

自恋是人类的普遍特征,也是健康人格的重要构成部分。自恋能帮助个体对批评和失败进行防护,甚至成为个体成就动机的一种体现。然而,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却有对自恋的过度要求,他们对自我价值感过度夸大,并缺乏对他人的共情。

 

PART 1

自恋型人格的八种常见行为表现:

 

IMG_257

1.自我重要性膨胀:自恋者可能会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能,期望被他人视为特别或优越,有时甚至在没有相应成就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2.缺乏同理心:他们可能无法真正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感,或者对他人遭受的痛苦缺乏适当的反应。

3.傲慢和自我中心:自恋者可能会表现出傲慢的态度,对他人缺乏尊重,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4.幻想无限成功、权力、智慧或美貌:他们可能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相信自己应该拥有无限的成就、权力、智慧或者吸引力。

5.渴望权利感:他们可能会期望特别待遇,认为他们应该得到优待,或者认为规则不适用于他们。

6.需要持续的赞美和关注:自恋者往往需要不断地被赞美和关注,对于批评或忽视非常敏感。

7.人际关系利用:自恋者可能会利用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缺乏真正的同理心,难以理解或关心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8.嫉妒他人或相信他人嫉妒他们:自恋者可能会因为嫉妒他人的成就或关系而感到不安,或者坚信他人嫉妒他们的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行为表现不一定单独或偶尔出现就能诊断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而是需要一系列特征在个体身上持续存在,并且对个人的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会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中的标准来进行诊断。

 

PART 2

NPD形成可能的4大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人格障碍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那么其他家庭成员可能也有较高的患病风险。

 

2.家庭环境:

过度宠爱或溺爱:

如果父母或监护人过度夸大孩子的特殊性和能力,不切实际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可能会让孩子形成自恋的性格特征。

忽视或虐待:

个体发展出的自恋型人格,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父母镜映:如果孩子的父母缺乏同理心(即父母自恋),孩子可能会模仿这些行为。

 

3.心理发展因素:

心理创伤:

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自我认知,导致自恋型人格的形成。

早期社交经验:

缺乏同龄人的积极互动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交能力。

 

4.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对个人成就的强调:

在某些文化中,个人成就和成功被过分强调,这可能促使个体发展出自恋的特征。

媒体影响:

媒体对名人和成功人士的过度关注也可能导致个体模仿这些自恋行为。

 

PART 3

NPD行为的目的是什么?

 

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认为,自恋是促使个体与外界发生联系的首要因素。阿德勒的观点则与之不同,他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自恋并非首要因素,而是一种排斥他者的尝试,所以自恋是不正常的。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强调社会利益和社会情感的重要性,他认为个体的行为和性格发展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那么个体过度自恋的目的有以下可能:

1.对自卑感的补偿: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卑感,这是人类共有的现象。过度的自我中心和自恋可能是对内心深处自卑感的过度补偿。通过夸大自己的成就和价值来掩盖自己的不安全感。

2.追求优越:个体追求优越的目标,这是驱动个体行为的力量。NPD可能通过夸大自己的成就、才能和重要性来追求优越感,这种行为是为了弥补内心的自卑感或不足感。

3.控制他人:通过操纵、控制和利用他人可以增强权力感,这种行为可以帮助他们感觉到自己比他人更优越。

4.获得关注和赞赏:通过引人注目的行为、夸大自己的困难和挑战来吸引他人的关注和赞赏,从而满足虚荣心。

5.避免失败和羞耻:通过过度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成就来避免失败和羞耻感的体验,这种行为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

6.维护自我形象:通过不断强调自己的独特性和特殊性来维护一个理想的自我形象,这个形象与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形成对比。

7.逃避情感痛苦:通过通过自恋行为来逃避深层的情感痛苦,如孤独、无价值感或失败感。

总的来说,从阿德勒心理学视角去看,可能会认为NPD这种人格特征是自卑感的一种补偿机制,同时也是追求个人优越而非社会利益的表现。阿德勒心理学可能会建议自恋者通过培养社会兴趣和关注他人的需求来克服自恋倾向,从而实现更加健康的人际关系和个人成长。

 

PART 4

如何与NPD相处?

 

NP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相处可能会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他们可能会表现出自我中心、缺乏同理心、需要不断的赞美和关注等特点。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更好地与NPD的人相处:

1.设立界限:清晰地界定您的界限,并与对方沟通,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您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的。

2.保持自我:保持独立性,不要过度依赖或迎合NPD的人,这可能会加剧他们的自恋行为。

3.保持冷静:面对NPD的人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或攻击性,保持冷静和专业,避免情绪上的冲突。

4.避免对抗:尽量不要与NPD的人发生直接对抗,因为这可能会激发他们的防御机制,导致冲突升级。

5.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讨论您的经历,寻求他们的意见和支持。

6.自我照顾:在相处过程中,不要忽视自己的情感和身体健康,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照顾自己。

7.专业咨询:如果情况严重影响到您的生活质量,考虑寻求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的帮助。

8.了解法律和权利:如果您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自己。

9.设定现实期望:理解NPD的人可能不会改变,设定现实的期望,并考虑是否继续这段关系对自己最为有利。

请记住,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以上建议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如果您的安全受到威胁,请务必寻求专业帮助。

 

Q1:我应该谅解NPD吗?

施虐者不值得同情,我们也不必因为心软而任其摆布,同情心和同理心只会让他们乘虚而入,找到进一步伤害我们的机会。

 

原因1:虐待就是虐待,它不是一个多么微妙的问题,也不必考虑那么多的难言之隐。

原因2:NPD完全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也很清楚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哪些影响。并坦诚在知道这种伤害时会产生一种控制感和权力感。

原因3:他们对受害者没有任何同理心,因此也不在乎会不会伤害对方。

 

Q2:为什么他们不愿意离开NPD

1.在健康积极的关系中,我们最后的放手不会心生顾虑。而在一段虐待关系中,分手伴随着的则满是对报复的恐惧和焦虑。

由于受害者在与伴侣的关系中可能经历过背叛、操纵、贬低、煤气灯操控和欺骗等虐待行为,他们可能会对施虐者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产生认知失调,并一直处于怀疑之中,以至于他们可能难以果决地斩断一段虐待关系。

 

2.虐待幸存者们看待自己的方式开始向NPD靠拢。

NPD强加给他们的贬低、居高临下的言论甚至身体暴力,会导致受害者产生习得性无助和自我怀疑的感觉,使受害者害怕自己其实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有价值。

 

3.结束关系代表着他们必须独自面对他们所经受的所有创伤。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在一项报告中指出,成长过程中在自己家里目睹过家庭暴力的儿童,更有可能成为虐待关系的受害者。

 

他们可能会觉得将「虐待合理化」并避免面对他们正在经历的惨痛现实会更好受一些,他们在关系回暖的时候还容易出现虐待健忘症。他们还可能触发一种名为「解离」的防御机制,这种机制能让他们从正在遭受的可怕虐待中幸存下来。

 

一段虐待关系结束,意味着他们将面临揭开自己经历的创伤的挑战,并需要开始处理这些问题。这段关系的结束实际上是痊愈的黄金机会。

 

4.来自社会上的恶意和羞辱会让他们怀疑一切是自己的错,而这会阻碍一个牢靠的、支持性的网络的形成。

“他(她)是怎么能留下来的?”

“他们第一次伤害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离开?”

“你确定那真的是‘虐待’吗?”

这种受害者有罪论、羞辱和质疑会让虐待受害者感到极度的孤立无援,也会使得他们与自己的支持网络产生隔阂。如果社会不再以如此消极和评判的眼光看待虐待幸存者,那么他们或许更有可能报告家暴事件。

 

5.他们在心理上还没有做好离开的准备。

一般只有某种顽强的坏习惯或行为造成的痛苦远远超过一切所能感知到的快乐或回报时,他们才会停下。许多心理因素都可能对他们的离开造成阻碍,并妨害他们为此做好准备,比如习得性无助和创伤联结;此外,还存在一些外部障碍,像是经济依赖、与施虐者育有孩子、暴力威胁或这些原因的综合情况等。

 

PART 5

常见的治疗策略:

精神分析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精神分析治疗是人格障碍的传统治疗方法。

近代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障碍视为边缘状态,位于神经症性障碍与精神病之间。精神分析治疗强调在人格障碍治疗过程中与来访者的互动过程,特别是治疗师的反移情是理解人格障碍患者的关键。通过治疗师的反移情,得以深入到患者的内心世界。同时,考虑到来访者内心的不稳定性,治疗师需要对患者的充分抱持,像一个母亲生养孩子似的,逐步通过投射与认同的过程,帮助患者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因为患者无法像神经症性障碍的患者那样清晰地意识到个体的精神边界,因此,在治疗中,需要高度重视与患者对边界的控制企图。

 

认知行为治疗(CBT)对人格障碍的治疗在近年来获得了长足进步。

CBT认为,童年的不良认知图式是人格障碍患者非适应性情绪与行为的基础。认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格障碍患者存在的特定认知偏见导致这种障碍的延续。

 

图文/来自网络

排版/谢伟

一审/姚小燕

二审/张仲

三审/倪秀坤

监制/贵阳学院心理咨询中心

 

备注:(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