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科

哈佛心理测试:挖出你潜意识里的偏见

发布者:  时间:  浏览:2021-09-02 15:25:52


来自壹心理

 

 

 

- 01 -

  一道心理谜题,暗藏玄机

 

记得上大学那会儿,我在课堂上遇到了不少调皮的心理教授。其中有一位,特别喜欢用 “卖关子” 的方法来演示一些心理概念和理论。

今天,我们也来玩一玩,也来学一学。

下面这个谜题,是教授在一堂社会心理学讲座开始时投影出来的。他要求我们仔细审题、并拿出一张纸,把答案写下后上交(你可以在心中默念自己的答案):

某日深夜,一对父子在高速公路驰骋,爸爸开车,儿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

很不幸,他们遭遇车祸,110 和 120 赶到后,当即判断父亲已经死亡。儿子虽然重伤但还有救,于是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

医院的主任医师急忙赶到手术室,手术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这时救护车已把病人送到。谁知,这位医生刚看了那病人一眼,就大声惊呼:

“天啊!这是我儿子啊!!他怎么会出车祸!!!”

—— 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第二天课上,教授把收到的一部分答案放进了 PPT 给我们看:

“这对父子不一定是亲生的吧?也许是领养的呢,做手术的医生才是亲身父亲!”

“那个儿子可能和医生的儿子长太像了吧…… 难道他们是失散多年的孪生兄弟?!”

“我知道了!有可能这个儿子有两个同性恋父亲!所以死掉的那个和医院的医生都是他爸爸!”

………………

看完同学们层出不穷的答案之后,教授终于公布了他的 “正确答案”,真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

那位医生,是孩子的母亲啊!

“我们班上一共 105 个学生,但想到这个答案的,一共才 3 人,” 教授说。

其实,这个故事之所以会成为一道 “谜题”,是因为我们之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内心里把 “主任医生” 这个身份和 “男性” 这个性别联系在一起了。

或者说,是把故事中提到的 “手术师”、“主任医生” 这种除了职业以外、还突出强调的 “专业、靠谱” 等等标签和 “男性” 这个性别联系在一起了。

换言之,如果你的内心已经把 “男女平等” 这个概念做到了 100% 的内化和认同,这道题对你而言会很荒谬:“那医生不就是他妈妈吗?这有什么好猜的?”

说回我们那位教授,他卖关子的本事还不止于此!其实早在学期初,他就给我们全班同学做过一张调查问卷。其中有一题是:“你认同男女在职业、收入、专业潜力和能力上的平等吗?请在 0 - 10 范围内打分,0 代表完全不认同,10 代表绝对拥护。”

当时,我们全班在这道题上打出的平均分是 9.13,而今天到了下半学期做上面那道谜题的时候,全班能说出 “医生是孩子妈妈” 的人,还不到 3%。

—— 当教授把这两个数据摆在我们面前时,全班静默,无言以对。我们意识到:自己口口声声喊的 “我支持男女平等、反对性别歧视”…… 无论喊多响亮,但在我们自己心里,“靠谱专业的主任医生是男性” 这层刻板印象,还如此根深蒂固。我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如何回答上面的谜题的,我知道的是:只要我们勇敢正视偏见、不让它变成傲慢和歧视,这个世界就会因为你的存在,闪烁着亮。

 

- 02 -

偏见和歧视来自何方?

          认知心理学之 “图式(Schema)”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顾名思义,它研究人们如何认识、知晓这个世界,包括我们如何分配注意力、记忆和处理获取的信息等。而所谓偏见,说到底就是我们对某特定人群及其社会标签的看法,因此认知心理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个现象。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每个人对生活中的每个对象,内心里都编织了一张 “知识网”。这里所谓的 “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身份、一个地点、一个地区或国家、一个社会或族群标签……

举个例子,我们的 “母亲知识网”,可能长这样:


 

这张 “知识网”,就是认知心理学上所说的「图式(Schema)」。

所谓图式,是指人脑中从小经过观察和学习而形成的一张张知识和经验网络。这张网络图体现的,是我们对中心概念的认知。

就比如,脑中拥有上图中 “母亲图式” 的人,对 “母亲” 这个概念有着这样的认知:

先是自己生活中的人:母亲就像我自己的妈妈、我妈妈的妈妈;

·    然后是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模范妈妈:比如《孟母三迁》故事中、为了孟子从小能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多次迁居的孟母;

·    接着是母亲的生理特性:母亲是女性,具备生育器官和能力;

·    可能还会考虑到母亲这个角色为家庭的付出:有的母亲可能一边顾家一边还要工作、有的也可能是位全职太太;

·   最后还会想到母亲的人格特征:母亲都是慈祥的、很会为孩子着想、非常温暖、心中充满了爱……

OK,现在我们再来看看 “主任医生” 这个图式:


 

的确,每个人对 “主任医生” 这个概念的认知是不同的,因为图式本就是在我们每个人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问题是:

当绝大多数人对一个概念的图式高度重合,就酝酿了社会大众对这个概念的成见;而当成见带上了偏见的色彩,就会演变成歧视。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的目标概念是某种性别、某个人群、某种身份、某个地区,社会上的性别歧视、人种歧视、身份歧视、地域歧视也就应运而生。

就比如上图中 “主任医生” 这个目标概念,当全社会大多数人都把它和 “男性” 这个概念联系起来,那我们开头的那个谜题之所以能难倒 97% 以上的人,也就很好理解了。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图式一旦形成,就很难被更改。所以,对那些已经形成 “主任医生 —— 男性” 这种认知连结的人来说,要能想出 “那医生是孩子妈妈”,真的是很难,很难。

 

- 03 -

 歧视的可怕,源于它的双向性:

被歧视者一样也歧视着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 Shih,Pittinsky,和 Ambady 做过这样一项研究:他们找来了 46 位亚裔女大学生,通过电脑随机抽签将她们分成三组,各自完成一项数学能力测试。

这三组女大学生拿到的数学题都是一样的,唯独她们在考前收到的考场说明不同。在第一组中,考场人员在字里行间提醒她们注意 “你们是女生” 这个事实;在第二组中,考场人员则是强调 “你们是亚裔” 这一点;而在第三组中,考场人员没有刻意强调她们的性别或是种族。

结果出来后,大家都惊呆了:同样的考试、随机被分组的 3 组大学生,成绩却大不相同。第一组成绩最差,43 分;第二组成绩最好,54 分;第三组表现中等,49 分(满分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三组之间的差异已经达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级别,用专业的话说就是 p < 0.05)。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当这些学生被强调 “你们是女生” 时,她们心中 “女生数学比较差” 的自我歧视就被激活、这足以导致数学成绩的显著下降。

而当这些学生被强调 “你们是亚裔” 时,“亚洲人数学比白人好” 的这种自我偏见就会被激活,而她们的成绩也真心提高了好几个台阶!

最后,既没有被提醒女性性别、也没有被提醒亚裔种族身份的第三组学生,数学成绩正好在上面两组中间。

真是细思恐极!考试,本应是用来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公平、客观的考核工具。现在,考题本身对所有人一样,这依然很公平、很客观,但只要考生心中想着 “我是怎样的性别”、“我是什么肤色”,这样的信念就足以影响到实际的考场发挥。


 

而可怕的是,性别和种族,是我们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事实。

如果女生们接受并认同了这种性别偏见,她们就会陷入讨厌自己但又无法改变自己的困境,结果就是:要么厌恶考不好数学的自己、要么逃避理科、要么反过来用 “我是女生” 来为自己学不好找托词、放弃了努力。

当一个居于优势地位的群体歧视另一个弱势群体时,后者不仅会被强势群体歧视,就连他们自己也会带着同样的偏见、去轻视自己!

这一点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女生的理科成绩到底如何?这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只要女生知道自己是女生,光这层意识就足以让她们的理科成绩下降,然后进一步稳固 “女生理科不好” 这道刻板印象,陷入无限的恶性偏见循环。

所以说!消解偏见、破除因偏见而导致的歧视,才是王道!这条路虽然荆棘密布,但也不是无法可循。


 

 

- 04 -

破除偏见和歧视:

     艰难,但并非无计可施

上面我们提到:图式一旦形成,是很难再被更改的。

那么在这个崇尚多元化和包容的时代,我们人类是否已经向着 “平等” 迈进了呢?

我满怀希望地说:那是必须的!像这种 “崇尚平等” 的口号,我们回灌十年、百年,也都很少见。


然而,要破除成见,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人的认知思维,有显性(explicit)和隐性(implicit)之分。再回到我开头讲的那个心理课堂上的故事,一开始大家都高分支持男女平等,那是我们的显性思维;而之后全班同学只有 3 人能说出 “医生是孩子的妈妈”,那是因为其余 102 个在场的同学,他们的隐性思维中还保持着男女性别差异的默认成见。

显性思维往往是经过我们的加工之后才讲出的话、做出的事情,而隐性思维考验的才是我们真正的想法(就好比一个表面上口口声声 “女士优先” 的绅士,内心未必真正平等看待身边的女性同胞)。

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清楚地认识自己的隐性思维!

 

         最后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 -

—— 那就是:教育。

图式,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这个所谓的 “成长过程”,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尝试,也充斥着家长、老师、同学、伙伴、领导、同事等人对我们的影响。

若是在这个过程中,从来没人告诉过我们 “世界可以是另外一个样子”,那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 “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图式”,只能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