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效应”是如何限制孩子发展的?
与子女沟通 成长过程
“你咋这么笨啊?”“你怎么这么调皮吖?”“你太拖拉了!”“你的性格倔得像头牛。”你是不是也常常把这些标签式的语言挂在嘴边,你是不是也总避免不了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需要一起来了解一下“贴标签”的危害性。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标签效应”都得到了验证。上世纪5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的Edwin M. Lemert教授在进行药物成瘾研究时,通过大量案例调查发现,很多年轻人的吸毒行为和社会评价有关—“我这么干,因为我就是这种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贴上的标签,无论是“好”是“坏”,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个性意识和自我评价,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其中,儿童最容易受“标签效应”的影响。
简单来说,如果你看见孩子的动作慢了一点,就总是批评或者逢人就说“这孩子总是拖拖拉拉”,你的孩子可能真的会越来越拖拉。
做作业的时候,孩子思考时间稍微久了一点,你就总是评价他“太笨了”“反应太迟钝了”,那么你的孩子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可能真的会越来越“迟钝”,这就是贴标签的力量。
曾经看过一个印象深刻的泰国广告,小男孩很喜欢踢足球,但足球教练告诉男孩妈妈,小男孩基础太弱,不太适合这项运动;妈妈难过又担忧,回家后看到儿子垂头丧气的坐在那里,便鼓励说:“你之前一点足球都不会,现在都能做出几个头球了,只要在努力一点点就可以了!”孩子听完之后很开心,吃完饭后便又跑到院子里练习头球,但妈妈却在心里问自己这样做对不对。孩子跌倒时,妈妈告诉他:“你只要超越你前面的一名就可以了。”他真的那样做到了。到了足球比赛,最后一分钟,他被对方球员撞倒了,但他立马站了起来,并用一记头球破门。广告里的妈妈值得学习,她没有因为教练的反馈,而否定小男孩,没有用负面评价的标签告诉孩子“你太笨了,或者你根本做不到,放弃吧。”而是用正面的信念引导孩子,再努力一点点,比过去的自己更优秀就好了,这种引导和暗示,帮助孩子更有信心努力,更能认同自己的价值,孩子也真的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得更好。
01标签对孩子的三个影响
1. 让孩子迷失自我
人是社会性动物,成长就是不断探寻自我,融入认同的群体,寻找自己的位置,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体验和思考,是人生最珍贵的礼物。然而,标签化却可能让孩子错过这份礼物。有时候,孩子身边充斥这太多标签,会让孩子无法认识真实的自我,而迷失在标签中。小时候爸爸常说我胆子小,妈妈总说我苯,慢慢的我看不到真实的自己,我总是倾向于去认同我“胆子小”,比起别人,我可能很笨。因为孩童时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很有限,大人的话在我们的眼里很有权威性,一旦给孩子贴上标签,孩子可能会认为“我就是这样的”。
2. 限制孩子的发展
孩子在成长中要不断进行自我实现。理想和目标正是前提条件。但如果我们给孩子贴上标签,孩子就会用我们赋予的这个标签来定位自己,未来也会朝这个方向靠近。被说成“书呆子”的孩子,可能原本想做一个体育运动员;被贴上“好动”标签的孩子,也许接受了心理暗示,放弃了尝试安安静静拉大提琴的音乐家之路。
3. 限制孩子的思维方式
孩子是一张白纸,最先在纸上留下印记的是父母的投影。如果家长习惯给孩子贴标签,不仅会影响他的行为方向,也会影响他的思维模式。孩子有可能会学习大人标签化的思维,对他人和事物也贴标签。例如:“小男孩就是很调皮,我不和他们一起玩儿。”“女孩子就是特别娇气、爱哭,我讨厌她们。”这些例子只是一些“孩子气”的标签,最多给父母造成某阶段的困扰,但这种思维模式如果陪伴孩子长大,未来也许就会扩大到种族、肤色、国籍、性取向等等,影响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02如何避免对孩子贴标签?
第一,接纳孩子的感受,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
能“共情”是为人父母的基础。一个家长做父母的能力,说到底是他追溯童年的能力。那些能和孩子“共情”的家长,往往能回想自己童年时的经历和感受,并会设身处地进行换位思考,然后再采取行动。
建议家长们可以想想:我小时候有没有被贴过标签(起外号是最常见的了)?那些标签怎样影响了我?有哪些是正面的,有哪些是负面的?我的心里是什么感觉?对那些给我贴标签的人,我怎么看他们?这些反思可以提高我们对“贴标签”的警醒。
第二,描述客观事实。
不去评价人,包括孩子的性格、智力、能力等等,而是只讨论当前这件事。比如前文里的男孩妈妈如果根据教练的反馈对男孩说“你能力弱”,就是在评价人,换成说:“你之前一点足球都不会,现在都能做出几个头球了,只要在努力一点点就可以了!”就会好很多。比起说孩子“懒”,不如说“你应该将自己的玩具收拾起来。”比起说孩子“淘气”,不如说“你把沙子扬到别的小朋友身上是不对的。”不仅是有负面情况发生时,我们应该就事论事,积极的情况下也应该注意。比起说孩子“你真是太聪明了”、“你一直都这么棒”,不如说“你学会了滑滑板车,妈妈很为你高兴。”
第三,探寻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要做到就事论事,其实需要我们当家长的能抛开表面看本质。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当事情发生时,我们是否了解了背后的原因才发表意见呢?例如一个被说成“总是扔东西”、“总是撕书”的孩子,可能正处于成长中的敏感期,这是她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一个被说成“总是弄坏玩具”的孩子,可能是因为好奇,总想将玩具拆开,他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很强。这样多思考一层,不仅能避免给孩子贴标签,还能顺应孩子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鼓励孩子发挥天赋。
第四,积极的眼光和评价。
在引导孩子的行为时,避免使用消极的、负面的词汇,而是多用积极的语言和孩子说话。例如,孩子大哭大闹时,比起说“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不如说,“妈妈喜欢你自信快乐的样子,非常可爱,让我看看好不好?”比起说“你怎么这么胆小”,不如说“宝贝再大胆一些!”比起说“你别这么任性”,不如说“妈妈爱你,妈妈愿意听听你因为什么原因不开心,你告诉我好吗?”比起说“你怎么脾气这么大”,不如说“宝贝冷静一些,我们一起放松一下。”
瞧,简单的反义词竟然就能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用鼓励的语言和孩子说话,当孩子做到时,还可以给他一个击掌。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孩子愈来越自信,连眼中都散发着坚定的光芒。
第五,三思而后行。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故意给孩子贴标签,而是说话时并没有意识到,很多妈妈都像我一样经历过这种“有口无心”。那如何改善呢?首先,一定要意识到孩子是有自尊的。总有人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其实恰恰相反,孩子的心纯洁又敏感,连听不懂的词汇都能从语调中揣摩出含义。其次,说话前思考十秒钟。有时孩子做错了事,妈妈脾气上来会先指责一通,很容易发生“口不择言”。不妨每次给自己10秒钟冷静时间,组织一下语言。不要嫌麻烦,要知道对孩子来说,任何评价都不是小事。如果孩子做得不对,我们可以认真讨论、剖析,提出忠告,但不能粗暴指责。可是人无完人,谁能完全不犯错呢?所以我们要一直提醒自己,无论此刻,孩子表现如何,有多“好”也无妨,有多“差”也不重要,未来都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