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问题
当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障碍专家郑毅教授在其著作中指出:中国的中小学生有三分之一、大学生有四分之一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问题成因复杂,但也存在一些普遍性的信号,提早关注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心理问题的加剧。
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严重早已成为事实,但难题是:家长怎么判断什么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不良倾向?如果孩子有心理问题,又该如何干预? 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具体建议,但可以运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从而正确面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
青少年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如果缺乏足够的关爱和引导很容易出现抑郁、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可能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面对青少年心态出现异常如何及时察觉?老师、家长该怎么办?这些我们都要了解。这篇文章分析了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心理问题的前兆、预防方法和一些常见的情景的应对方法。供各位父母参考。
01 什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
02 哪些异常信号是孩子在求救
03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部分原因
04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家长该怎么办
05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治疗干预
06 如何应对青少年厌学问题
07 如何应对青少年情绪困扰
08 如何应对青少年自伤行为
09 如何应对青少年校园欺凌
PART 01 什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
衡量青少年心理病理性发展的一个标准,就是负性情绪以及与这些负性情绪相关的想法和行为在多大程度上主宰了孩子的心理世界。对痛苦情感的体验,特别是羞耻感和愤怒,已经习惯化、泛化,越来越多地塑造着孩子情绪和行为、人格和性格以及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发展。孩子无法“消除”这些痛苦情绪,情绪生活通常是急迫、没有弹性的;与痛苦情绪相关的生理唤起一直保持或更容易被激活;不能耐受痛苦情感或不能重新振作,表现为持续地、迫切地抗议和需求,或持续地回避和退缩。
有些孩子没有建立起情绪复原力,无法从情绪伤害和痛苦中恢复,表现为攻击性、反抗行为或持续的回避和退缩,(无法消除糟糕的感觉,继而发展出适应不良的方法以应对这些感觉),痛苦的情绪主宰着他们的情绪图景。当父母来咨询时,孩子已经变得意志消沉、愤怒,情绪生活表现出紧迫和僵化的特点。孩子及其家庭越来越“难以自拔”,深陷破坏性的情绪反应模式中,恶性循环的互动模式维持或者加剧了孩子的负性情绪、态度和行为。
心理健康的特点是积极情绪和积极预期占主导地位,积极预期是与兴趣、兴奋、愉快、自豪和爱等情感有关的想法(或脚本、信仰)的扩展。在良性发展中,孩子的体验通常以充满兴趣的心境为情感基调,同时期待愉快和肯定的互动。孩子能表达一系列情绪,并且乐观,更期待生活中的事件,将其视作有趣的事情或机遇,而不是焦虑或威胁。
心理健康良性发展还有第二个特点,就是情绪的复原力。发展一种从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中快速恢复或者“重新振作”的能力。在这一基本的成熟过程中,孩子对自己和他人始终保持一种积极感受的能力,我们将此称为情绪复原力。这正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变量。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能够了解情绪痛苦只是暂时的,通过自身的行为,或通过身边成年人的支持和帮助来改善处境,因此他们不需要一直焦虑、悲伤或者愤怒。以这种方式,青少年通常能够发展出一种复原能力,耐受负面情绪,并能够从不可避免的失望和挫折中快速恢复,重新振作。
心理健康包括你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感受以及思考方式。当青少年的行为、感受和思绪频繁地给他们的生活造成障碍时,他们就会有心理健康问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郑毅认为,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调整和控制会影响终身。首先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社会功能,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厌学拒学。其次,心理健康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诊断治疗好的话可能会影响终身,也就是说全生命周期的发展轨迹受到了影响,所以早期干预非常关键。
很多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产生自残等行为时,大家都会问:他们的家长难道没有发现孩子的反常吗?这些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啊!其实,家长未必没有察觉到问题,但他们并不关注那些。在有些家长的眼里,成绩是唯一重要的,其他的都“不重要”。
总而言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就像一次感冒,可以变得很严重,也可以很轻松就度过。只是,有些时候,青少年真的需要一些专业的帮助。毕竟,在成长关键期去面对难以自己解决的困难,很容易出现偏差或是钻牛角尖。
PART 02 哪些异常信号是孩子在求救
1.突然不想上学。可能是学校里出现了一些令孩子烦恼,不愿面对和处理的事情。如果孩子的表现和其他同学差别过大,那么家长就该警惕,是不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出了问题。
2.无端情绪变化。孩子天性活泼,热爱户外活动,如果长期不爱出门,郁郁寡欢,放学回家闷闷不乐,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阴晴不定,可能是学校有什么事情影响着他。
3.沉迷网络和游戏。现如今,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网络。但如果孩子过于沉溺于虚拟世界,甚至放弃自己的前途学业、人际关系,那可能就不仅仅是管不住自己了,而是心理出现了问题。
4.表达厌恶老师或者是抱怨被同学针对,孩子寻求帮助的信号。家长可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试着缓解这种情况,并在一定时间内加以询问,或者把同学请到家里来不经意地聊聊天。
5.拖延。孩子如果仅仅偶尔出现拖延的情况,可能只是因为犯懒。但如果一直拖延,事事拖延——管制引导都无效,家长该做的就不是如何“教育”,而是用科学的办法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了。
6.不再社交。内向的孩子虽然不爱主动表达,但是会通过眼神、身体语言等发出自己对人感兴趣的信号。但如果一个孩子不跟人交往,甚至连好朋友也越来越疏离,家长就要十分警惕了。
7.身上出现伤痕。孩子放学回家全身脏兮兮,身上还有伤痕,一看就是打斗造成的,但孩子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伤到的。千万不能忽视,可能是在学校被欺凌了。
8.行为异常。如果孩子情绪特别不稳定,一点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应,如特别粘人、拒绝去学校、非常胆小怕人甚至有自我伤害倾向等,建议家长去学校了解情况。
9.攻击性行为。砸东西是对着物品撒气,攻击他人是对着人泄愤,砸东西暴力行为就是心理出现问题的表现,尤其对于已经懂事的青春期孩子来说,暴力行为不仅仅是性格所致,更是心理问题。
10.考试综合征。考试综合征是指患者由于心理素质差、面临考试情境产生恐惧心理,同时伴随各种不适的身心症状,导致考试失利的心理疾病,还可形成恶性循环。
11.睡眠出现问题。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就爱躺在床上睡觉,不分白天黑夜地睡。而另外一些孩子却是不睡觉,或者睡眠质量不好, 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
12.饮食出现问题。很多家长往往把孩子表现的“厌食”视为“挑食”,把 “贪吃”视为“爱吃”,其实,无法抑制地不爱吃饭和一吃就控制不住地停不下来,都是孩子心理问题的映射。
但如果一个孩子出现了五个以上的信号,家长就要高度重视了——孩子不仅仅是跟家长出现了代沟,也不仅仅是自立情结的乖戾行为,很可能他在经受人生中从未有过的心理障碍。
PART 03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部分原因
一、 神经生物因子
1、基因的贡献 。每个人先天对压力事件的耐受性不同,而家族中有相关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是一般家庭的三倍。包括遗传、孕期卫生及生理疾病等因素。儿童受到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可能导致身心发展异常,如精神分裂症、多动症等往往与遗传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母亲孕期的卫生情况(如,孕期营养、孕期情绪状态、孕期服药、生产过程等)会对胎儿的脑发育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当孩子的身体生病或受外伤,也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大脑功能失调。血清素多巴胺传导路径不活化:传导接收器敏感度不佳或是压力导致活性减低。(动机、能量、快乐的缺损)皮质醇失调:肾上腺素过度活跃、下视丘脑垂体过量释放。(难以放松、念头一直打转、大脑难以休息感到疲惫。)情绪影响脑部相关区域的变化:杏仁核 ↑(焦虑)→背外侧前额叶↓(思考能力)→ 纹状体↓(快乐中枢)→ 海马回↓(记忆力)
3、心理因子。负面基模导致认知偏误;期望难以达到以及无能为力的状态;反复地沉浸于悲伤经验及负面思考等思考模式都会影响心理健康;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会导致弥漫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和兴趣丧失,影响我们的感觉、思维和行动。它不是简单的「不开心、支棱不起来」,更不是「性格上的脆弱」,抑郁症会改变大脑活动,影响神经细胞的工作方式,无法简单地「摆脱」。
二、 个体环境因子
1、创伤事件:父母去世、虐待、不当养育等负面压力事件过多;
2、压力事件:失落、屈辱、长期慢性压力等生活事件或短期、突发性原因;
3、缺乏人际支持网络:社会支持差、批判敌对的家人,或缺乏自我照顾的能力;
4、神经质和内倾性特质:性格敏感,内向,情绪易波动人群更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5、完美主义者:永远不会对自己满足,让人陷入自我怀疑和无价值感的深渊;
6、女性:数据表明,临床上抑郁症在女性中报告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
7、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及学校教育,幼儿及童年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是一生都难以消除的。家庭环境、父母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等都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校教学氛围、教育方式、师生关系、同辈群体关系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PS:任何情绪问题背后都有长期深层原因,切勿自行诊断和归因,请寻求专业的帮助。
PART 04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办
一些家长来咨询的时候带有很强的愧疚,觉得是不是我们哪里做得不好?但随着咨询的深入,你会发现,父母普遍「在潜意识层面抗拒改变」,内心还是不想承认自己也有一部分责任。「他们往往觉得,如果是我的问题,那这么多年我不是也正常过来了?我怎么没有要去精神科呢?我们愿意配合,但问题还是出在孩子身上。
精神科医生刘亮发现过这么一个现象:很多儿童、青少年患者,在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情绪恢复正常了。但出院之后,哪怕他们按医嘱服药了,依旧会在不久后再次到医院来就诊/住院。再追问就会发现,刺激主要来自家庭。为什么会这样?在家庭治疗的概念里,生病的不只是孩子本身,还有他与周围人的关系。家庭就好比一个系统,孩子无时无刻不受到父母的影响。所以,很多时候,仅对孩子进行治疗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因为,一旦他们回到“生病”的旧系统,问题很可能会再次出现。
首先,我们要尊重孩子,愿意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试着理解他们,孩子才会自然地信任我们。 但愿每一个孩子都能阳光健康、积极快乐地成长!在《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非常重要的就是,观察(observe)、思考(think)、交流(talk),即:观察孩子在经历什么,思考孩子需要什么,与孩子交谈。看见你的感受如何,是一种如此重要,又如此稀缺的能力。
比如,妈妈正在喋喋不休地控诉孩子存在的各种行为问题:……你现在不形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以后怎么办?……这时孩子坐不住了,开始站起来,在咨询室的角落东躲西藏,拒绝有任何回应。这时,我会帮母子共情和表达需求,帮他们看到刚才的互动中发生了什么?什么情况下,孩子会退缩和焦虑?其实往往是妈妈在表达焦虑时,孩子开始无法承接和消化这种感受,并产生了行为上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并不是去告诉父母,你的孩子在这样、是那样,而是让父母去体验自己被听见、被看见、被允许、被接纳、被支持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另一方面每一种行为背后都有需求。回到这个需求,如果这个需求不能这样满足,那么他可以怎样满足。很多父母会纠结孩子过度玩手机这个问题,虽然我也认同玩手机不可以无节制,但是,当一个孩子无节制地玩手机时,他在满足怎样的需求?如果家长仅仅是把手机拿走,或者每天只给他玩 10 分钟,那这部分需求,孩子有哪些合理的渠道去满足?想明白这个问题,很多家庭中非常紧张的议题,可能就会有新的灵感和出路。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种体验:如果生活中有些事情我无法选择,那至少要有人可以看见我在经历什么,我才可以安心地经历它。比如你病了,没有灵丹妙药让你明天就好起来,但朋友、家人知道你在经历什么,知道你很难受,这就可以让你安心养病。要是周围所有人都说:你快给我好起来!但没人管你哪里难受——这种体验对于生病的人来说,可能打击更大。
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它绝不能仅仅通过『审判这是哪一方的问题』来解决,有时候需要进行整个家庭都在场的家庭咨询,遇到渴望独立的青少年,也会单独与青少年咨询,定期进行家长访谈,才可以艰难地帮助所有人制造一点点心智化空间。
PART 05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治疗干预
一、心理咨询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与来访一起讨论相关问题,也可能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治疗技术。证据显示,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疗法和精神动力学疗法对抑郁症有效。而通过心理咨询,青少年可以获得专业的引导和帮助,学会更好地处理情绪、提高自我意识、增强能力和心理素质.....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你:
1.宣泄情绪,获得支持与共情,增强管理情绪的能力和适应性方法;
2.寻找更好的方法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调整自知不妥却无法停止的行为;
3.探索导致抑郁的个人化原因,挖掘心理潜力,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4.识别适应不良的信念和行为,并建立功能良好、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5.探索自我和关系,协调人际关系,改变适应不良的关系模式建立对生活的控制感;
6.获得重新生活的力量,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维护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二、药物治疗
临床上通常将心理疾病治疗分为三个阶段:
1.病发的急性期,最初 8-12 周,个人体质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如有不良反应请报告,医生会根据症状的改善程度调整合适剂量。
2.治疗的巩固期,持续 4-12 个月,可能会有恶心、嗜睡和肥胖等副反应,随着症状缓解,药物及其剂量会保持稳定,防止病情反复。
3.治疗的维持期,一般至少 2-3 年,服药停药请务必遵循医嘱,逐步安全地减少剂量。突然断药可能导致戒断症状,并使病情恶化。
脑刺激疗法
1.MECT(改良电休克疗法)可快速有效治疗抑郁症,降低死亡率,疗效可达 86.7%,副作用是有可能出现「短暂性失忆」。
2.rTMS(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改善抑郁症状和自杀行为;最大的不良反应是癫痫发作、头痛,但痛感持续时间短,多可自行缓解。
PART 06 如何应对青少年厌学问题
厌学问题
一个数据:厌学的青少年,正变得越来越多。在某地,拒绝上学的中小学生占比 22.5%。整个初中阶段约 1/3 的学生有拒学行为。进入高中后,拒学行为的检出率则高达 37.6%。这篇论文有一个惊悚的开头。研究者史晓宇等人用 8 个字概括了近几年学生们不寻常的精神状态:从不想学到不想活。
国外也有类似的结论。几个月前,英国的一份报告显示:自大流行以来,中小学生在课堂上的破坏性行为和缺勤现象「大量增长」。前者包括欺凌、骚扰、贬损性语言和行为,拒绝执行老师的要求,持续低水平地干扰课堂,后者的主要原因就是生病。这份报告还观察到:学生的焦虑、抑郁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增加。
对青少年厌学问题长达一个世纪的研究显示,缺勤是心理问题的一个预测因素。在国外一个大型社区样本中,存在 1/4 的拒学儿童符合 DSM-IV 诊断标准(Egger,2003)。当然,对厌学的病理化解读是片面的。厌学背后存在许多动因。比如同伴欺凌、与老师关系不和、对评价体系敏感,或是孩子默默使用「厌学」来应对潜在的家庭创伤。
一综合性概念来指代学生上学困难或不上学现象。而 Pilkington 和 Piersel (1991)称,「拒绝上学是对不愉快、不满意甚至敌对环境的正常回避反应」。
拒学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并不只发生在东亚,也并不只是中小学生,更与成绩好不好没关系。即便是在牛津剑桥这样的大学,每年崩溃的大一新生都很多。从东方到西方,来心理治疗室里的孩子,很多都是大众口中的好孩子。他们看起来什么都好,活动、学校、成绩样样好,可依旧会有心理状况。
我们要认清的是:一个情绪不好的孩子,完全有可能成绩非常好。因为情绪和自我功能是两个层面的事情,当然它们是互相影响的」。在临床工作中,「拒学不仅仅和情绪有关,也牵扯到家庭、人际互动。在更广泛的视角上,它同样是一个社会产物」。对待不上学的孩子,我们不要习惯将之视作「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孩子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人。我们要看到孩子拒学行为背后的情感需求是什么,包括家长的情感需求是什么,把作为『人』的那部分还给他们。家长关注孩子的行为改变,这是合理的。但有时即使孩子鼓起勇气去上学了,背后的需求没有被看到,上学仍然意味着一系列问题的开始。
我们该如何应对青少年厌学问题
如何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必须采取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如今不少父母有一个误区,就是太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却忘记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其实,在保持良好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才有意义。
心理专家主张“关系大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先改善亲子关系。孩子对父母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意,所以会逆反,比如父母要他好好读书,越说他越不读。只有和孩子结成彼此非常信赖的共情关系,父母的引导才会顺利地实现。
为了逃避引发负面情绪的(恐惧、焦虑、抑郁和身体不适等症状)学校相关事物和情境(刺激)。建议:采用基于心理教育、放松练习、身体控制练习、渐进性暴露于正常教室环境和自我强化等方法。用于减少不愉快的生理症状,使孩子融入各种学校设施和情境,逐渐增加孩子的上学时间。
为了逃避学校令人苦恼的社交和/或评价情境。建议:使用心理教育、身体控制练习、认知重建、通过角色扮演进行的社交技巧训练、渐进性暴露于正常教室环境和自我强化等方法。着重减少在关键情境中的社交焦虑和表现焦虑,建立和提升孩子的社交/应对技巧。
为了获得和博取学校外其他重要之人的关注。建议:基于家长的修正家长的命令,建立规则的日常作息,奖励上学行为,惩罚不上学行为,减少过量的寻求再确认行为(reassurance seeking)和在特定条件下强制孩子上学等。通过突发性事件管理重建父母的控制地位。
为了获得或追求校外的实质乐趣。建议:以家庭为基础的突发性事件协议、沟通技巧训练、护送孩子上学并监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拒绝同伴技巧训练。以家庭为基础来增加上学的刺激物,减少不上学时的社交或其他活动,提升解决问题、谈判和沟通的技巧。
对于那些拒绝上学问题特别严重的孩子:(1)有非常强烈的负面情绪以致任何返回学校的方法都不可能实施,(2)有严重的犯罪行为,和/或(3)不上学已经超过一年。在应对这些情况时,可能需要一些其他的方法。例如,面对极端焦虑的孩子,最开始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来控制焦虑症状,并减轻暴露于学校环境所带来的紧张感。而在面对有犯罪行为的孩子时,可以采取住院治疗的方法来控制爆发性行为或在治疗前形成良好的上学行为模式。如果孩子已经长时间不上学,可以考虑一些其他的方案,如部分时间学习、夜校、考试奖励、自学、家教和假期学习方案等。
PART 07 如何应对青少年情绪困扰
情绪困扰
焦虑。主要包括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和对未来的担忧。尤其是在面临重要考试或升学时,青少年会担忧学习成绩、害怕失败、担心达不到家长和老师的期望,进而出现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烦躁等现象。另外,在青少年时期,个体正处于自我认同和社交技巧发展的阶段,容易对社交产生焦虑。通常表现为害怕在人群中出丑、担心被嘲笑或拒绝,以至于害怕与他人交往、回避社交活动。
抑郁。抑郁是另一种严重的情绪问题,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乐趣、自卑和自我怀疑等。这些抑郁情绪可能是因为学业、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而产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干预和引导,青少年可能会陷入长期的抑郁状态,甚至罹患抑郁症。
情绪波动和易怒。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情绪稳定性较差,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和易怒。这是因为在面对挫折、压力时,多数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不足,以至于情绪暴躁,甚至出现冲突和自我控制困难的情况。
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人生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对个体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家长的教育方式、沟通技巧以及对子女的期望都可能影响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青少年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反之则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人际关系问题。
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则是青少年时期最为紧密的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在这一阶段,孩子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在同龄人中的地位和形象。同伴关系的困扰,如遭受欺凌、被排挤、遭受背叛等,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尤其是,当人际关系中夹杂暴力因素时,比如家庭暴力、校园霸凌,青少年将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创伤。
学业适应。随着学业压力的不断增大,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适应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学习方法不当、应对考试的能力不足、对学科兴趣的缺乏等。这些适应问题不仅可能导致学习成绩的下滑,而且还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环境适应。随着升学或转学,许多青少年不得不面临着新环境的适应问题。在新的环境中,青少年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可能会遇到沟通困难、融入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他们感到孤独、焦虑和沮丧。
情感适应。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变化,青少年在情感方面也会遇到一系列适应问题。他们可能会经历青春期特有的情感波动,如焦虑、抑郁、烦躁等,又或是感情上的懵懂、起伏,这些都会对生活和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我们该如何应对青少年情绪困扰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并不是单一出现的,往往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甚至会互相掩盖。比如,青少年厌学、沉迷于网络,或许并不是表面上的不想学习,其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问题。因此,在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时,我们不能只关注某个单一因素,而应全面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关联。
很多父母不明白为何现在孩子心理问题那么多,甚至一部分家长认为都是现在孩子太过于娇生惯养没吃过苦导致的。他们的理论支撑在于,当初的生活远不如现在好,但活到现在也好好的没抑郁没自杀。
但是社会发展了,人的心理需求已经变化了,以前追求生理和安全需求,而现在追求归属和尊重。我们那时候安全需求是主要,环境不允许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更高的需求上。情感的缺失、理想的磨灭,哪有现实中吃不了饭、住不起房、上不了学来得可怕?在这些基本需求面前,这些更高的需求,仿佛无病呻吟。话虽没错,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的需求自然跟着提高,这是必然的社会规律和人之本性。
在低需求环境中长大的父母,没有学过如何悦纳自我、同理共情、换位思考、情绪管理等等心理知识和技巧。孩子这一代的心理需求已经提高了,但很多父母还没意识到,仍在用自己的成长经验养育孩子,又或者虽然意识到了问题却因为缺少知识和方法而无能为力。如果孩子无法从父母和学校学会如何排解压力,如何接纳自己,各种负面情绪堆积,最后只能自己逼坏了自己,成了我们眼中的心理脆弱。
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先改善亲子关系。孩子对父母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意,所以会逆反,比如父母要他好好读书,越说他越不读。只有和孩子结成彼此非常信赖的共情关系,父母的引导才会顺利地实现。
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孩子的年龄和心智有其年龄段的特点,不要过分强调一致性,父母和老师不要总拿孩子之间硬性地比较,而要鼓励自己的孩子成为他希望成为的人。
用“情”打动孩子胜过用“理”。做父母的是将“情”放在第一位,家庭是应该讲“情”而不是只讲“理”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正处在青春逆反期孩子的教育。允许孩子犯错老师和家长要允许孩子犯每个年龄可以犯的错误那些看起来很傻的错误是孩子成长的资源,而不是障碍。
孩子没有经历过痛苦,就容易被痛苦打倒,经历了才能学会管理和释放情绪。多把目光聚集在孩子身上孩子的心思是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体察到的。多问自己这些问题:我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吗?我有没有过度反应?我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子吗?我有没有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PART 08 如何应对青少年自伤行为
自我伤害
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痛苦。这种现象并不罕见,需要我们深入理解自伤行为发生的原因,洞察其中的情绪、冲突和动机。只有家长、老师、同学以及青少年本人共同努力,给予彼此接纳、包容、理解和认可,才能推动改变的发生。
主要是因为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调节痛苦情绪,摆脱内心的抑郁、焦虑、愤怒、自卑和绝望等不良情绪。在他们看来,自我伤害成为一种释放内心痛苦的途径,让他们重新获得平静和继续前行的力量。
除此之外,青少年也可能通过自我伤害来影响人际关系,试图引起他人的关注和重视。青少年常常感觉自己被忽视或误解,而通过自伤行为,他们可能期待得到家人和同伴的关注和支持。
青少年出现自我伤害行为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生物学和环境因素:生物学易感性: 一些青少年可能天生对情绪更为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这种生物学上的易感性使得他们更容易陷入情绪波动,难以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挫折。
情绪高敏感性: 有些青少年天生情绪波动较大,对内外在刺激反应强烈。他们可能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困扰,难以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
家庭环境: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缺乏家庭支持、存在家庭冲突、父母忽视或严厉惩罚等不良家庭环境可能使青少年感到孤独、无助和不被理解,从而增加自我伤害的风险。
学校环境: 学校氛围和同学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学业压力、学习成绩、同伴关系等因素可能导致青少年情绪波动,增加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率。
社交压力和孤独感: 青少年处于发展阶段,对社交关系和认同感尤为重要。缺乏社交支持、遭受欺凌或孤立可能使青少年感到沮丧和孤独,选择自我伤害作为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问题:一些青少年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他们难以应对情绪和压力,增加自我伤害的风险。
对个体特征的认同: 青少年期是个体认同形成的重要阶段,面对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一些青少年可能对自己的身份和特征感到困惑和不满意,从而选择自我伤害来表达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我们该如何应对青少年自伤行为
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和理解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和痛苦,创造一个包容和理解的环境。家长、老师和同伴应停下评价和批判,试着去倾听、理解和关心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其次,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至关重要。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可能与精神健康问题有关,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专家能够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支持,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内心的痛苦,寻找更健康的应对方式。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给予青少年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不是孤独的,有人愿意倾听和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是一种无声的呐喊,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和关心。通过理解和支持,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和力量。
当发现青少年自伤时:
保持冷静和理解:面对青少年的自我伤害行为,家长、老师和同伴首先要保持冷静和理解。不要惊慌或责备,而是试图理解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困扰。
建立信任和沟通: 建立信任和良好的沟通是帮助青少年走出自伤行为的关键。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尊重他们的选择,并试图与他们进行坦诚的对话。
提供支持和安全环境:向青少年表达支持和关心,让他们感受到安全和被理解的环境。可以提供安全的治疗工具,如创口贴、消毒液等,但不要鼓励或强迫他们继续自伤。
寻求专业帮助:及时寻求心理专家或医疗机构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专业人士能够评估情况并提供有效的心理治疗和支持,帮助青少年理解和应对内心的痛苦。
避免批评和指责:避免对青少年进行批评或指责,这可能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和自责感。相反,应该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找到更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
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家长和教师也需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并寻求支持和指导。面对青少年的自伤行为可能会带来焦虑和压力,因此需要自我调节和寻求帮助。
PART 09 如何应对青少年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
较早展开校园欺凌研究的挪威学者丹·奥维尤斯,在其《校园暴力:学生群体间的欺凌者和受害者》一书中如此定义:一名学生长时间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性行为”之下,这种“负性行为”是某人通过身体接触、言语或其他方式故意对另一人造成伤害或不适。
实际上,校园欺凌有多种表现形式,除了扇耳光、拳打脚踢、群殴这些比较显性的肢体欺凌,言语欺凌、社交欺凌、网络欺凌等隐蔽性较强的手段也很常见。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现代化课题组在2019—2020年间对中西部130多所中小学进行调研,样本涵盖一万余名学生,结果发现,言语欺凌的发生率为17.4%,高于身体欺凌的12.7%,而关系欺凌和网络欺凌发生率也有10.5%和6.8%。
校园欺凌的表现是:
①突然不想上学:孩子突然表现出不愿上学的倾向,可能是学校里出现了一些令孩子烦恼的事情,甚至是校园霸凌。
②无端情绪变化:孩子放学回家闷闷不乐,有厌学的念头,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阴晴不定。
③抱怨有同学针对他:这同样是孩子寻求帮助的信号。家长可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教孩子试着缓解这种情况,并在一定时间内加以询问。
④身上出现伤痕:如果孩子放学回家经常出现全身脏兮兮,身上还有伤痕的情况,这个情况千万不能忽视。
⑤行为异常:如果孩子突然变得特别粘人、很容易生气、拒绝去学校、非常胆小怕人甚至有自我伤害倾向等,建议家长去学校了解情况。
⑥睡眠出现问题。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校园欺凌的表现之一。时常关注孩子情绪,及时察觉孩子异常,是帮助孩子对抗校园霸凌的第一步。
校园欺凌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在日常中孩子可能出现压力反应;睡眠、饮食等出现问题日常状态糟糕;第二,社交回避校园欺凌可能使孩子产生逃避社交、封闭自我的行为;此外,当处于欺凌压力状态下人们的大脑是僵硬的无法进行高难度的算法加工因此学习状态下滑也是出现在被欺凌者身上的一种特点。
校园霸凌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是深重的,恐惧、焦虑、抑郁、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甚至可能伴随他们的一生。长期的霸凌更可能导致孩子患上抑郁症,当心理创伤无法自我愈合时,他们可能会选择走上绝路。令人痛心的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求助置若罔闻,甚至以责怪的口吻回应,这无疑将孩子推向了更深的绝望。
我们该如何应对青少年校园欺凌
如果想让孩子在遭受校园霸凌时尽可能地减少伤害,一定要教会孩子做到以下几点:1.及时求救。向路人或者同学、老师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2.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霸凌者,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是不要去激怒对方。3.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如果一旦被欺凌,不要胆怯,及时找老师,如果老师解决不了,就尽快找家长,甚至报警。4.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有些家长平时要求孩子一味顺从,打压孩子的自尊,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在学校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如果事态超出孩子的应对能力,家长应采取行动,与学校和老师进行沟通。
鼓励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能力,这对校园欺凌的影响能产生缓冲作用。
冷静,最重要的是孩子。当孩子讲述欺凌发生的情形时,请保持冷静,很好地倾听并作出回应,让孩子知道这个情况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父母都会站在他这一边,支持他。
共情,先别追问过多细节。不要一味安慰孩子不要和同学计较,这可能让孩子误以为遭受欺凌是因为自身的问题,让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与自责。对孩子表达共情,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号:他所描述的事情并不是成长过程中的“常态”,你对于他所遭受的对待非常痛心。
接纳,父母绝不抛弃你。孩子遭受欺凌后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如对于人际关系异常抗拒,不愿意上学等,这个时候家长要宽容对待,因为孩子可能处于应激状态,不要对他产生二度伤害。安抚,先平复孩子的情绪。孩子在极度没有安全感时更看重别人的关心,越早把情绪处理好,对孩子的伤害和日后的影响才能越小,这比起解决事情本身更重要。
感谢,你肯将事情讲出来,很勇敢。告诉孩子很感谢他有勇气告诉你这件事,同时向他说明,只有他愿意谈到这个事情,爸妈才有机会可以帮助他。比较有效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我知道你需要很大勇气告诉我这些,尽管这么艰难,你却依然愿意告诉我,谢谢你的信任。
向学校求助。对于校园欺凌受害者,校方应立即组织医疗救助、心理干预、司法协助等。适度惩戒:对校园欺凌的加害者,校方一定要通报其家长,给予严肃批评教育,绝不姑息,总体原则是确保教育挽救的宗旨,在法律的范围之内予以适当惩处。
图文/来自网络
排版/谢伟
一审/姚小燕
二审/张仲
三审/倪秀坤
监制/贵阳学院心理咨询中心
备注:(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