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人民论坛
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当前,摆在湖北面前的紧要任务,就是全力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高度重视化解可能出现的“疫后综合症”,继续做好治愈患者康复和心理疏导工作以及病亡者家属抚慰工作,妥善解决因疫利益受损群众的合理诉求。
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每个群体都受到了冲击,这不仅仅是生理上生活方式上的冲击,而且心理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累积的负面心理,在疫情结束后,很容易出现“疫后综合症”,这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也阻碍着正常工作的回归。复工复产不仅仅是工作生活步入正轨,更重要的是社会心理恢复原态或原貌。加快全面复工复产,必须要关注大众心理健康,坚持从心出发,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环境气氛,以期大众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工作、生活。
树立重点观,把握重点、精准发力。着重关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心理复原,及时、精准治疗负面心理问题,化解“疫后综合症”,为全面复产复工清扫心理障碍。
中央印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明确指出,目前工作要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一线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心理服务。本次疫情影响范围广泛,不同人群由于职业、地区等差异,其心理状况的变化也不同,处于疫情严重地区的居民遭遇到的困难更多,心理上的伤害更大;患者、家属、一线工作人员,面对的压力更大,疫情后更容易出现“疫后综合症”。如果没有进行重点、及时疏导,将会产生负面较重、危害更大的心理问题。预防化解“疫后综合症”、推进社会心理复原工作需要牢牢抓住重点、精准发力,合理调配资源,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对于疫情高风险地区,应投入更多精锐的心理疏导力量,做好居民心理疏导工作,缓解“疫情应激心理”,帮助居民积极生活、恢复日常工作。对于重点人群,开展与伤害相关的风险评估,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治疗创伤、疏导压力、表彰贡献,了解他们在疫情后的生活困难与现实需要,及时给予物质与现实回应,必要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对于负面心理,各地要围绕心理问题重点发力,防止负面心理的质变。重点为焦虑抑郁、失眠、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及时识别自伤、自杀、攻击或其他精神病性症状人群。通过把握重点预防个体行为失控、群体心态失衡、社会情绪失稳,积极稳妥推动全面复产复工。
树立全局观,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协调大众心理宣传与心理疏导工作,预防“疫后综合症”,合理满足大众全面复工复产的“安全”心理需求。
伴随着全面复工复产的到来,除了抓住重点,心理复原工作更要广泛开展,积极开展广大群众心理疏导。一方面要做好民众心理宣传工作。经调查发现,在疫情期间民众情绪波动总体上受到经济物质条件发展的影响,如果疫情短时期内无法结束,一部分收入严重受到威胁的人群心理将受到重大影响。各地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心理宣传,营造好复工复产的舆论氛围,早日消除疫情对民众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宣传、广电部门要发挥各类媒体作用,推动官方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和宣传力度,加强舆情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公开性与透明度,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国家优惠政策、疫情防控形势宣传解读。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疏导广大群众的负面情绪,减轻“失业恐慌情绪”、“复工恐慌情绪”,预防“疫后综合症”的发生。
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心理疏导工作有序化。中央先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为各地开展心理疏导提供了指南。各地也纷纷建立机制、组建队伍,为社会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其中,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开展针对性疏导。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利用各类线上、线下心理服务资源,加强对学生、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妇女儿童等不同人群的心理疏导。同时,各基层紧跟进度,建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将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树立长远观,建章立制、建立体系。积极推进社会心理健康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疫情之后的社会心理复原,是一个长期的重大课题。从长远来看,心理疏导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高度重视、持续投入,建立常态化社会心理救助疏导系统,完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强化社会心理救助疏导专业化。
创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协调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协同作用,形成自上而下、明确、专责的行政体系和责任主体。培育社会心理服务企业,整合各高校、科研院所和实践领域专家队伍,提高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化水平。成立相关社会组织参与的社会心理服务协会,在发生重大公共事件时,具有一定应急响应能力,配合政府统筹对重大公共事件中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建立民众人文关怀、心理危机干预的长效机制。将人们的心理情绪引入合理轨道加以化解,从而促进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树立整体观,着眼全局、协调推进。统筹社会多方面建设,促进社会心理复原,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双胜利”。
我国民众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焦虑、抑郁情绪,与经济状况、精神生活、身体状况、家庭关系等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相关。社会心理复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五大建设息息相关。同时,社会中个人的心理健康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影响。这次疫情对人们生活的各方面有很大冲击:感受到社会经济稳定对于个人生活的影响;意识到中国医疗体系和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方面的不足;激发了个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疫情中后期,更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为社会心理复原提供良好的社会物质、制度保障。进一步引导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把个人与他人健康、国家健康、人类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升个人对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为社会心理复原提供精神滋养与认识准备。
疫情后的重建,既是物质上的复工复产,也是心理上的复原复健。引导社会心理复原,预防和化解“疫后综合症”,有助于大众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工作、生活,提振精神,昂扬士气,加快推进全面复工复产,坚定我国取得“双胜利”的决心、信心、恒心。